
外加劑摻量過大時,混凝土會表現為離析、泌水、抓底,如果通過減水操作,使混凝土不泌水,強度會偏高,外加劑摻量過小,坍落度過小,通過加水使混凝土流動性合適,混凝土強度偏低。
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都有一個合適的外加劑摻量,使坍落度、強度正合適,例如,泵送C30,外加劑摻量為2%,混凝土狀態合適,如果C15也用2%,一般情況下會嚴重泌水?;炷僚浜媳仍O計時,應考慮外加劑摻量差值,對于C30、C25、C20、C15,外加劑摻量可分別設計為2.%、1.8%、1.6%、1.4%,這樣方便快速推斷各種混凝土外加劑摻量。
在混凝土生產控制中,調整外加劑摻量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影響外加劑摻量調整的因素隨原材料變化、工程部位不同、環境變化等經常變化。
以下是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常遇到的情況,“-”表示減少外加劑摻量:
?。?)大石子取代小石子,外加劑摻量-0.1%;
?。?)砂細度模數增加0.3,外加劑摻量-0.2%;
?。?)砂中含泥量減少3%,外加劑摻量-0.2%;
?。?)氣溫降低15℃以上,外加劑摻量-0.1%~-0.2%;
?。?)水泥、礦粉、粉煤灰需水量減少,減少外加劑摻量;
?。?)水泥凈漿流動度240~260mm,外加劑摻量-0.2%,凈漿流動度260~280mm,外加劑摻量-0.4%;
?。?)斜屋面比平面外加劑摻量-0.2%。








大流動性混凝土容易分層離析
大部分情況下,采用聚羧酸系減水劑配制的大流動性混凝土,即使減水劑摻量、用水量控制都是的,混凝土拌合物也不泌水,但卻非常容易出現分層、離析現象,具體的表現是粗集料下沉,砂漿或凈漿上浮。采用這種混凝土拌合物進行澆注,即使不振動,分層、離析也明顯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摻加這種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混凝土在流動性較大時,漿體的粘度急劇減小所致。適當復配增稠組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此問題,而且復配增稠組分往往導致減水效果嚴重降低的反作用。


,在一般情況下,為了工藝性能,混凝土中往往引入3%~5%的氣,其流動性能以及穩定性能會得到極大的改善。但現行標準要求減水劑含氣量不得大于3%。這種管理與技術的脫節會給技術應用帶來很多的麻煩。
第二,當前對混凝土要求越來越高,普通模注混凝土與隧道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性能要求含氣量差別特別大,同時噴射混凝土中的增稠劑摻量也特別大,這必定要求按不同的配方配制不同的復合外加劑。
第三,某些粉煤灰對引氣劑的吸附特別厲害,但有的吸附又較小,引氣劑被粉煤灰吸附后,不能產生引氣作用,因此這就要求針對不同的粉煤灰,按不同的配方配制不同的復合外加劑。這里必須要小心,如果配方中的引氣劑劑量大,而粉煤灰吸附小或相反,則要么是混凝土中含氣量較小,性能得不到改善,要么含氣量特別大,會嚴重降低混凝土的后期強度。這為管理帶來困難。如果考慮其它品種的混凝土的要求,現場需要管理的外加劑類別也會增加很多。

